香港中文大學放棄內(nèi)地面試 為給貧困生更多機會
2006-12-29 16:58:46中國青年報
2006/06/22 中國青年報
不能因面試而減少貧困學生的機會 能否錄取到最好的學生并不取決于面試
本報記者 原春琳
“我們要把機會留給人才,不能讓財富因素過分地影響人才的培養(yǎng)�!毕愀壑形拇髮W教務(wù)長、校長助理蘇基朗教授說。
蘇基朗教授在2004年12月就任教務(wù)長一職。從2005年開始,香港中文大學開始參加內(nèi)地的統(tǒng)考。與原來的招生方式不同,香港中文大學取消了面試。
因為這件事,蘇基朗教授“幾乎要被校內(nèi)的同事罵死了”。很多香港中大的教授都不理解:我們自己招的學生,給了那么多錢,怎么連面都不見就錄取了?
香港地方不大,錄取本地學生習慣進行面試。對本地學生來說,這也沒有什么不方便。在2005年之前,中大到內(nèi)地招生,依舊沿用了這個習慣。那時,香港高校不參加內(nèi)地的統(tǒng)考,因為人力有限,基本都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招生,招生的老師一般也都住在五星級飯店里。有一年,中大甚至動用了上海一家五星級飯店的電視直播系統(tǒng),讓香港的老師通過這套系統(tǒng)當場面試內(nèi)地的學生。
到內(nèi)地轉(zhuǎn)了一圈兒,蘇基朗教授意識到,這種面試并不公平。他說,在北京面試容易,在四川、廣西這樣的地方面試也容易嗎?
實際上,一般來說,內(nèi)地參加面試的都是家境比較好的學生。面試是需要一定的支出的。蘇基朗教授算了一筆賬:面試要交報名費,要準備路費、住宿費、吃飯的費用。如果父母陪孩子一同前往,還要增加一筆開支。對大城市的學生來說,這可能不是一筆太大的費用;可是對于偏遠地區(qū)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我相信在內(nèi)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負擔這筆費用,但是這部分人仍然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這個機會的�!碧K基朗教授說,“對于家境貧困的學生來說,本來就因為家庭的原因,機會要比家境富裕的學生少。如果增加面試,等于又減少了貧困學生的機會。這不公平。”
他也承認,如果進行面試,老師的心里可能會踏實一些,但是面試與錄取最好的學生沒有關(guān)系。面試是我們的一種習慣,但是這種習慣并沒有科學依據(jù)。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錄取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就并沒有進行過面試。
蘇基朗教授說:“取消面試是一個反思。我們希望盡量做到機會公平,不能因為面試把大部分人排除在外。我們要給更多人,尤其是家境貧困的學生以機會。我們是辦教育的,目的是要改變學生的一生。那些小地方來的窮學生,他們的一生會被我們改變。因此,把資源投到這里最有價值�!�
在蘇基朗教授看來,參加內(nèi)地統(tǒng)招的一大好處就是,統(tǒng)招報名不用交高額報名費。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參加面試,但是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加高考。這就意味著機會均等。
今年,香港高校在內(nèi)地的招生范圍從17個省份擴大到20個。香港中文大學今年在內(nèi)地的招生名額不到300人。相對而言,名額分配比較均勻,除了廣東29個名額、北京28個名額之外,其余的18個省(區(qū)、市)平均都有10個左右的名額。
蘇基朗說:“我們的原則是平均分配,把機會盡量平均地分配在各個省。這樣,對比較窮的孩子來說,就會多一次機會�!�
香港中文大學為內(nèi)地學生設(shè)立了獎學金班,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可以獲得4年50萬元港幣的獎學金。這其中,固然有彌補內(nèi)地與香港收入差距的考慮,但是,蘇基朗教授說,學校設(shè)立這個獎學金班的初衷并不是按成績排位�!拔覀兊某踔圆皇前血剬W金發(fā)給那些有錢的學生,而是希望幫助那些學習很好卻沒有能力來上學的人�!�
蘇基朗教授說,如今中大用成績來作為獎勵標準是出于無奈。在內(nèi)地核實學生的家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希望這筆錢最終能給予真正需要的人�!�
對于香港中文大學來說,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獎學金,固然是在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而更重要的是在幫助學校自己。
蘇基朗教授說,根據(jù)香港政府的要求,在學校必須給學生提供的教育環(huán)境中,就包括要有10%的外地生源比例。
“這個10%,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正是這個10%,幫助學生見識了什么是‘多元化’。而這種多元化,直接影響學生的視野,多元視野讓他們可以接觸到不同背景的同齡人,不管他們是貧窮還是富有�!碧K基朗教授說。
蘇基朗說,現(xiàn)在,上海、北京與香港很接近。實際上,在中大的時間長了,可能分不出哪個學生來自香港、哪個來自北京、哪個來自上海。他們的穿著、思維沒有什么差別。這樣的學生能否達到多元化?如果我們內(nèi)地的學生只是來自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那么學生看到的中國是不完全的。我們希望他們盡量看到一個完整的中國。學校要給學生營造這樣一個校園環(huán)境。
蘇基朗教授說,學校希望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國,這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學會從不同層面去關(guān)懷這個社會。香港是個商業(yè)社會,中大的不少畢業(yè)生從事商業(yè)或者金融業(yè)。如果一個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來自貧窮地區(qū)的人,又一輩子在金融界生活,那他的視野肯定會受局限;如果這個學生的舍友是一名來自貧困地方的人,那他的視野可能就不一樣了。
“我們的想法可能并不主流,但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學會對人、對社會都有關(guān)懷、有貢獻、有責任感。”蘇基朗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