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祭奠季羨林先生:先生西去,頓感彷徨
2009-07-13 15:10:37貼吧
第一次看見季羨林先生之名,是在白巖松寫的《人格是最高的學位》一文里。當時在想怎樣的一個人會得到他人的如此尊重��?
后來便在網(wǎng)絡上查找季羨林先生的資料,然后又讀先生的著作。
漸漸明白了先生得人尊敬的原因,并不是先生的博學,而是一位終生思考的老人用樸素的言語闡釋出自己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對于人生,對于學習,對于進取,對于人格品行的態(tài)度!
后來常常在電視里找尋到先生的身影,我深深的被先生所折服,所感動!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總喜歡在談論到老人時,在姓名后面加上先生二字,這是我對他的尊敬,
一種每當聽聞先生事跡時從內(nèi)心油然而生的一種尊敬!
2009年7月10日,在教室里補課的我閑著無聊,還在和同學討論先生的《病榻雜記》,
又再次與同學談到《人格是最高的學位》,回憶先生06年時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時為先生點的那盞“品格”燈!不知道為什么,那天和同學談論先生很久,幾乎是將自己對先生的全部記憶都挖了出來。還和同學說,補完課就去買《羅摩衍那》,在家閉關看書!
現(xiàn)在想來10號那天是對先生的紀念,11日下午3點左右,正在寫作業(yè)的我被同學打斷,
她告訴我說:先生上午病逝了。我當時完全沒有明白她在說什么。她再次說:季羨林先生上午病逝!我整整定在座位上5分鐘,淚無聲滑過我的臉頰,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那一刻我實在無法強忍淚水,索性讓它肆意流落……那一刻,我心中的一座偉岸轟然坍塌!
那一天的課沒怎么聽,一直在心里緬懷先生。晚上回家含淚翻閱新聞,心中不勝悲哀!
先生很重視教育,尤其是對中學生的教育很掛在心,常常勉勵大家。作為進入高三的學生,我記得先生有個公式: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我自己深感慚愧,讀了先生的書,了解了先生的品格,卻沒有學習到自己身上來!
先生一生在追求一個“真”字,記得先生一句“骨頭硬,心腸軟。”先生實為性情中人!
一直感覺先生有一種骨氣!
如果說魯迅喚醒了一個時代,那么先生感動著一個時代!
其實我想先生的離開是快樂的,常在電視上看見先生獨坐于未名湖畔的身影,感覺先生是多么寂寞,到了極樂世界先生便又可以與妻子團聚,所以我相信先生的離開是快樂的!
作為90后的自己,僅以此拙作,祭奠先生,愿以上文字化作白菊,送上哀思,最后:先生,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