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副主任:社會對高考作文畸形重視
2011-04-21 13:41:04中國青年報
漆永祥,北京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語文閱卷組負責人
導讀:距離2011年高考還有40多天,在高考語文的題目中,高考作文是考生們的一個得分點,對于一些考生們來說作文也是一個難點,如何看待高考作文呢?對于高考作文內(nèi)容的好與壞,閱卷老師又是如何判定的呢?北京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語文閱卷組負責人漆永祥來為考生們解答關于高考作文的問題。
隨著2011年高考臨近,各種“高考作文題目預測”、“高考作文備考攻略”,再次鋪天蓋地地出現(xiàn)在書店、學校、網(wǎng)絡上。很多學生都希望通過突擊,提升作文水平。但北京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語文閱卷組負責人漆永祥教授說,“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社會對高考作文是一種畸形的重視。”
中國青年報:在您看來,為什么那么多人關注高考作文?
漆永祥:一方面,是因為作文最能反映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字功底,能寫一手好文章,將受用終身;另一方面,還與高考作文分數(shù)(60分)在高考總分中所占比例較大有關,業(yè)內(nèi)有句行話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見作文在語文學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另外,古人說“文以載道”,作文還能反映考生對當代社會的思考與認識,培養(yǎng)人格力量與文化使命感。
不過,現(xiàn)在社會對高考作文的重視,是一種畸形的重視。每到高考臨近,社會上各種“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作文備考全攻略”、“名師指導”層出不窮,受到不少考生、家長甚至老師的推崇。很多學生都希望通過突擊,提升作文水平。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很多孩子反而毀在這些“馬二先生”(《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本名馬純上,因?qū)以嚥坏冢越o書坊選取八股文為職業(yè)。——編者注)手上。
中國青年報:批閱了這么多學生的高考作文,您的總體感受是什么?
漆永祥:有靈氣有個性的作文年年都有,令人欣慰,但好作文真是太少了!大家有一個普遍感受,那種讓人眼前一亮、交口稱贊的優(yōu)秀作文太缺乏了。滿分作文雖然年年有,但多有瑕疵,給人“矬子里拔將軍”的無奈感。我感覺,高考作文質(zhì)量多年來提升不大,有時還在下降。
中國青年報:高考作文質(zhì)量下降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漆永祥:存在的問題非常多。首先,在所謂“攻略”的引導下,不少作文“假大空”,程式化、模塊化嚴重,模仿痕跡明顯;其次,喜歡用生僻、華麗或怪異的詞藻,排比句型,夸張語言或者四不像的“文言文”,來表現(xiàn)自己的知識面和寫作才能;第三,內(nèi)容空洞無物,沒有生活氣息、真情實感,沒有年輕人的朝氣;第四,錯別字、替代詞甚至網(wǎng)絡語言使用越來越多。
不少學生會背范文和勵志故事,像王昭君、蘇軾、莎士比亞、拿破侖等人的故事,高考作文中學生用得特別多,但是這些例子用在文中是否合適,學生就不管了。按理說,東北孩子寫的作文應該有黑土地的濃郁氣息,西北孩子的作文應該有黃土高原的味道,但現(xiàn)在的作文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學生從初中到高中,寫作文都是用自己“預備”的幾個故事“通吃”。
很多“名師”會說,寫作文要特別注重開頭和結(jié)尾,開頭要華麗、結(jié)尾要升華,其他可以稍微次一點,有的“名師”還會把一篇范文拆解得七零八碎,告訴大家哪一部分寫得好。但作文應該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不是說哪一段好就是好作文。“絨帽繡鞋百衲衣”,給人的印象可能更糟。
全社會都缺乏對語文教育的重視,也是造成當前高考作文質(zhì)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你看現(xiàn)在大學里,有多少人注意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大家更愿意把時間花在英語四六級、“托福”上面。
中國青年報:對于質(zhì)量較差的作文,你們在閱卷、評分過程中是怎么考慮的?
漆永祥:對生拉硬套范文與故事,或虛假敷衍的作文,我們不會給高分。這類問題,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糊弄不過去。雖然閱卷時間很短,但也不會僅憑開頭和結(jié)尾來評分,我們會看整體,看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這些都可以從文字中看出來。
我們在作文試題與評分標準上,也一直在試圖引導和改良。比如今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就明確提醒考生:“1.取譬適當,杜絕虛假;2.行文暢達,說理明晰;3.感情真摯,戒用套話。”為此,我們要求寫到700字就可以了(一般高考作文標準為800字)。在評分標準上,我們鼓勵寫真性情、真故事,只要個性鮮明、語言簡明流暢、貼近生活真實,我們都會給高分。
中國青年報:網(wǎng)上也流傳過一些“0分作文”,有網(wǎng)友說,高考作文不能說真話。
漆永祥:網(wǎng)上所謂的“0分作文”都是假的。只有在交白卷、惡作劇畫個圖,或者只有一句半句不沾邊的話等情況,我們才會判0分,但這些作文是不會流傳到社會上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去年發(fā)布的調(diào)查顯示,83.3%的人承認自己在上學期間曾經(jīng)寫過撒謊作文。您怎么看?
漆永祥:假作文源遠流長,從漢代大臣的奏疏,到明清“八股文”,都有此種現(xiàn)象。今天作文中的“假大空”,除了誠信問題之外,還在于很多人不敢“冒險”。很多老師和家長苦口婆心地教育學生“四平八穩(wěn)”、“能得四十二三分就可以了”。
撒謊作文以及套路作文的長期存在,會對孩子的心靈產(chǎn)生影響,讓孩子缺少獨立意識和誠信意識。另外,由于不必寫真性情的文章,孩子就養(yǎng)不成對身邊事物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不到培養(yǎng)。
今年北大等13所高校自主招生聯(lián)考的作文題目,是關于魯迅的一句話——“無盡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我看到很多學生想得非常簡單,他們會寫到非洲,甚至寫到月球上去,覺得這就是“無盡的遠方”;或者寫火車站,寫抗洪救災前線,覺得這就有“無數(shù)的人們”。
中國青年報:我們應如何鼓勵孩子寫真性情的作文?
漆永祥:我曾在一些中學作演講,對學生說,如果能用真摯的感情、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文字,寫出身邊的故事和感受,寫出年輕人的朝氣,就是一篇好作文。演講后,一名中學生悄悄告訴我,語文老師告訴他們,“千萬不要說自己的話”,因為這樣得不了高分。這讓我十分震驚,也十分沉重。
感人的故事不一定非要感天動地,寫對平淡生活的真實體味,寫平凡的人和事,文章也會出彩。從文章體裁上說,我個人還覺得,應提倡學生多寫記敘文,打下語言文字的基本功底,不一定過多寫議論文,拼湊出一堆哲理與空泛的議論。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從生活點滴中用心體察,寫出感悟,而不是一味地教育他按模板套用范例,寫出來的文章“匠氣”十足。
高考作文因為全社會的極度關注,我們每年的閱卷工作,都有巨大壓力。媒體上大量關于作文的不實報道,也使我們備受誤解與責難,不堪重負。我在這里希望通過貴報呼吁:全社會應該常態(tài)化地看高考作文,不要給命題者、考生和閱卷者制造壓力,要給考生一個充分發(fā)揮自己才華的寬松環(huán)境,給閱卷者一個不受外界干擾和影響的良好氛圍。我們不希望有太多“關注”和“重視”,同時也請社會、考生和家長放心,我們會認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考生、每一份試卷、每一篇作文,不辱使命,盡職盡責,為國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