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來源:高考網(wǎng)整合 2011-11-16 15:59:04
河北省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 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梢娛欠襁M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 識生動的概括。
請下載附件: |
《河北省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
(本地下載在線閱讀)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