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焦慮 高三語文老師還可以做什么
2016-12-26 10:46:09中國青年報
有人說,高三最好教�;蚴钦n堂上教學生解題,課外教師自己解題;或是除了訓練,還是訓練;或是以考代教,考二節(jié)課,講三節(jié)課,一晃一周就過去了。趙成昌老師的《高三了 我們應該教什么》(見《中國青年報》2016年12月20日10版)一文中,道出了這種高三復習常態(tài)的一種焦慮。正在教高三語文的我,深有同感,但我沒有趙老師那么焦慮和悲觀。
確實,到高三后,應試的壓力陡然增大。分數(shù),是學生、家長的命根子,也是教師、學校的立身之本。所以,從牛校到名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高中,都離不開應試訓練。加大高三的應試訓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一個正常的教學行為,無可非議。問題是,如何讓學生在高三這一年中少一點機械復習的痛苦,留存一點復習中提升自己的喜悅,是每一個高三老師需要直面的問題。尤其是語文教師需要多一點思考,否則就有可能高中三年,語文素養(yǎng)沒有提高,考分也沒有提升,換來的評價是讀與不讀一個樣。這樣的評價,無疑是令人沮喪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三又是最難教的,尤其是語文學科。如何教,既考驗教師的智慧和實力,也考驗教師的勇氣和定力。在全民應試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常常有無助的感覺,但是完全不用如趙老師文中所言“如果人們思想觀念不更新,應試教育現(xiàn)狀不改觀,高考(精品課)命題繼續(xù)脫離教學實際,那么高三了,我們真的教什么都沒有用!”那樣悲觀。我們確實沒有底氣和實力改變應試大環(huán)境,但我們完全可以憑借我們的一己之力,改變自己的教學環(huán)境,讓自己的學生學得不那么累,分數(shù)不那么差;教師自己教得不那么乏味,那么辛苦。事實上,一味地應試教學,也換不來高考中的好分數(shù)。每年的高考卷總要遭遇批評,但是其命題質量比平時訓練題總要高出一大截,其較強的選拔功能不容置疑。
這就需要教師不能把自己的職業(yè)僅僅看作一個飯碗,至少把這個職業(yè)當成一部分事業(yè)來做。平時做有心人,勤于思考;練好自己的內功,增加教師自己的知識厚度;同時,對高考大綱考核的知識點和能力點,了然于心,從應試縫隙中找到學生知識的增長點和能力的突破口,少一些機械的訓練,避免將復習課堂成為師生受難所。
我曾經(jīng)去過一個學校聽課。一位年輕教師給學生復習小說閱讀,從人物到環(huán)境到情節(jié)到技巧到語言,考核點是一個一個地羅列,然后一個一個地肢解,最后遷移到讓學生做浙江高考真題《撿爛紙的老頭》。這些學生,看到教室后面有人聽課,不好意思倒頭睡覺,但又聽不進,有的用呆滯目光看黑板,有的低頭養(yǎng)神。課后,我同這位老師交流,為什么要這樣復習?她回答,為了應試,依據(jù)高考大綱知識點,大家不都是這樣復習的嗎?我說,為什么不嘗試有所變化呢,讓師生的痛苦有所解脫呢?
比如,小說閱讀中最大的攔路虎是如何快速讀懂文本問題。先不要忙于做題,同時刪減一些訓練題,從而騰出一些時間。師生先一起重溫師陀的《說書人》、魯迅的《孔乙己》;然后以舊帶新,讀一讀汪曾祺市井小說,如《侯銀匠》等,感受“滿是人間煙火味,而無半點逐利心”的情懷。再來訓練《撿爛紙的老頭》中的考題,課堂氛圍就會改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學生積累了閱讀小說的經(jīng)驗,不知不覺中閱讀的素養(yǎng)提高了;再適時傳授一些答題的技巧,學生完全可以有效提升得分的能力。
所以,趙老師文中所言,教課文無用,可能存在誤解。因為高考語文得高分,要有比較厚實的語文素養(yǎng)為基礎,僅有應試訓練是不夠的。至于趙老師說到“高三上《紅樓夢》,竟遭遇到家長、學生趕下臺的窘境”,不知這位老師如何教,我無法評論。但到現(xiàn)在,我還在課堂上,師生共讀《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一選修書。當然,我不忘應試。在課后,讓學生自己從這書中選擇一首詩或者一個文段,模仿高考題,自己來命題,自己給出參考答案;讓同桌來考試,并且賦分。
這里,我還可以告訴大家,高中3年,6個學期,我實際授課時間只有5個學期。每周固定一節(jié)課,是學生3分鐘脫稿演講時間,每次5人。內容選擇時事熱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不得抄襲現(xiàn)成內容上臺背誦;師生點評后,計入平時成績。從高一入學開始,一直堅持到高考前夕。至今為止,不但無一學生、家長反對,而且很受歡迎。為了這3分鐘的亮相,學生需要去閱讀材料,提煉內容,組織講稿,無形中鍛煉了自己選材與表達能力。不少學生去參加浙江省“三位一體”的面試和自主招生的面試,無需專門騰出時間準備,也無需專門花錢請人輔導,只需點撥一下就行。去年,我所教的學生8人參加上述面試,成功了7人。
我之所以說得這么多,不是自吹自擂,是為了說明在應試教學盛行的環(huán)境下,教師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過多的埋怨,有把應試教學當成一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之嫌。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不是我們換取報酬的機器;教師應該是腦力勞動者,不應將自己的教學行為降格為體力活兒。高三的復習不是苦教苦學的代名詞,讓學生學有樂趣,學有所得,應該是我們高三教師的一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