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校長訪談:海外留學方法比知識重要
2017-05-24 19:57:00高考幫
劍橋大學校長AlisonRichard認為,學習過于拘束、自學方法不明確是中國學生軟肋 語言應用不熟練、專業(yè)詞匯儲備不足是留學生在國外學習中遇到的首要困難。而如何從課堂上的沉默者變成質疑者、怎樣運用第二語言高質量完成論文也是留學生面臨的挑戰(zhàn)。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來京訪問的劍橋大學校長AlisonRichard及多位海外學子,請他們?yōu)榱魧W生學習提出有效建議。 語言 調整對英語學習的認識 “國內很多學生低估了語言的重要性,認為通過雅思、托福等考試就萬事大吉,并且把留學當作提高語言能力的捷徑”,梅西大學商學院的瞿洋認為,調整對語言的認識才是留學的第一關。 留學生在國內聽的都是標準英音,但到國外后才發(fā)現(xiàn)存在區(qū)域性發(fā)音差異。另外,聽懂英語授課的難度較大,需要全神貫注地聽講,但專注狀態(tài)只能持續(xù)20分鐘,為了不漏掉重要信息,只能逼迫自己不斷提高語言能力和注意力。 小貼士: ●別以為進入國外環(huán)境,語言能力就會提高。想提高語言能力只能靠不斷積累。 ●在國內應長期閱讀與專業(yè)相關的中文書籍。 ●到國外后要每天堅持聽廣播,既能鍛煉聽力,又能了解當?shù)貢r事,積累談資。 ●看電視、與當?shù)厝肆奶於家闲模瑧獣r刻保持對語言的敏感度。 ●準備好專業(yè)詞匯詞典,根據課程的變化和要求不斷學習新詞匯。 課堂 閱讀參考資料是聽課前提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的楊穎告訴記者,英國大學課堂兩小時的分配方式為:前一小時,老師會以講座形式分析前沿課題;后一小時交給學生分組進行個人陳述(一般15分鐘)和討論。 從課堂陳述中可以看出,國外學生非�?粗仃愂觯谡n前會做大量采訪和實地調查,而中國學生更看重考試,課堂陳述時只能“宣讀”從圖書館查閱的資料和數(shù)據。 小貼士: ●老師在開學初會給出每周講座的參考資料,一般每周10本,如果課前不閱讀,上課就沒有意義。 ●上課基本沒有固定教材,資料都是從圖書館借閱的,因為借閱的學生很多,所以要盡早到圖書館將必用資料借出來。 ●如果因為語言問題沒有聽懂授課內容,一定要借同學筆記復習。 論文 寫論文論據越充分越好 “法國人寫作熱情很高,論文字數(shù)也總是很多”,巴黎高師哲學和認知科學專業(yè)的陳凱俊說,“每門課結束前都要交一篇15頁的論文,碩士論文的要求則是60至100頁�!� 以完成探討某個思想家觀點的論文為例,首先要閱讀所有關于該思想家觀點的著作,其次閱讀前人的研究評價文字,然后總結自己的觀點并確定論據。最后是寫作過程,其中論據越充分越好,應保證邏輯清晰,不能憑空冒出觀點或論據。 小貼士: ●英國有不少免費教中國學生寫論文的教會家庭,他們可以幫中國學生將“記敘文”寫成“學院派”論文。但這些活動一般沒有預告,學生要主動向學校學生處打聽活動時間,并提前預約。 ●圖書館有前幾屆學生的論文集,在寫論文前可以先參閱這些集子,了解論文基本格式、寫作語言和要求。 國外高校的計算機中心是查詢資料、輔助學習的重要場所,經常出現(xiàn)排隊等座兒現(xiàn)象 -專家訪談 中國學生沒掌握自學方法 ●AlisonRichard,劍橋大學校長 記者:目前有多少中國學生在劍橋大學就讀? Alison:劍橋大學共有643名中國學生。 記者:中國學生的表現(xiàn)如何? Alison:中國學生學習很刻苦,但過于拘束。比如學生發(fā)現(xiàn)導師比較主觀,很難接受自己的觀點,限制發(fā)展,其他國家學生就會主動要求轉專業(yè),而中國學生會選擇忍耐。 記者:你認為中國學生在學習上有哪些欠缺? Alison:中國學生有自學意識,但沒有自學方法。教授講完課就會離開,如果有問題想請教,還要提前和教授秘書預約,中國學生很不適應。 學會利用學習輔導中心 ●IanWinestock,北京澳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留學專家 記者:中國留學生應怎樣盡快適應國外課堂? Ian:國外語言課程除進行語言培訓外,也會展開小組討論和發(fā)言陳述,留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要了解國外課堂的教學形式�,F(xiàn)在國外高校的大課正在調整授課方式,老師會提前打印講義發(fā)給學生,學生要注意補充講課細節(jié)。 記者:留學生在學習中容易遇到哪些困難? Ian:中國學生一般需要一年時間適應國外學校的啟發(fā)和開放式教育,尤其是在寫論文上,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寫。 記者:如何克服困難? Ian:學校的學習輔導中心,可以教學生如何查找資料,怎樣開始課題研究,在論文撰寫上也能給出一定的指導。但中國學生并不善于利用這項服務。 記者:在論文寫作上應注意哪些問題? Ian:寫論文重在分析,有獨立觀點。應大量查閱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匯總以往理論,結合自己的調查得出結論。 (記者 姚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