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永樂大典的下落之謎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8-27 16:10:26
2009年5月22日,居庸關長城古客棧,明長陵營建600周年學術研討會正在舉行。歷史長河中,明朝的那些事兒在專家的唇舌之間,如蓮花般綻放。彈指的光陰間隙中,那些虛虛實實的歷史懸疑讓學者們牽腸掛肚。在討論到《永樂大典》下落問題時,百家講壇“明史”主講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毛佩奇,突然拋出一個觀點,如同在研討會上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彈。為了捍衛(wèi)各自的觀點,一場關于《永樂大典》下落之謎的辯論開始了。
《永樂大典》的下落因何成謎,竟然能夠引得明史專家們?yōu)樗归_措辭鋒利的爭論?
“金匱”中的秘密震驚了發(fā)現(xiàn)者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為了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組織編纂了一部大型“百科全書”。但修成之后,此書就被束之高閣,消失在眾人的耳目之外。這部書,就是《永樂大典》。明朝之后,當《永樂大典》“重出江湖”時,已是其成書250年后的康熙年間。
“ 《永樂大典》再現(xiàn)江湖,天下已不是原來的天下,明朝已成明日黃花上百年,努爾哈赤的子孫占據(jù)中原多年,康熙正將清王朝推向巔峰。”南京曉莊學院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姚群民告訴記者,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天,內閣學士徐乾學、翰林院侍講高士奇等官員,推開了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大門。這是一座古老的皇家檔案館,建成于明朝嘉靖15年。這也是一座獨特的建筑,整個建筑用大石頭雕砌而成,防火防潮,能很好地保存各種皇家檔案。明清兩朝歷代皇帝實錄、皇帝家譜等,就存放在這里特制的“金匱”中。
讓人驚訝的是,明末以來近百年間一直下落不明的《永樂大典》也在其中。
皇史宬是擺放典籍的地方,不是什么軍機重地,亂世之中被人遺忘,也在料想之中,因此,《永樂大典》是安全的。但如白駒過隙的歲月里,它終究沒有逃脫厄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