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心理輔導:壓力多數(shù)源自自身和父母
2019-05-28 10:03:28網絡整理
每逢高考,考生難免會產生情緒,有的考生心理負擔加大,越想越覺得準備不足,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擔憂,缺乏信心。如果這時候家長沒能理解,反而施加壓力,考生很大可能會因為負面心態(tài)影響備考。其實高考備考過程中大多數(shù)的壓力都源自自身和父母。以下是一則案例整理,希望能幫到正在備考的你。
【案例】
我女兒是重點中學的一名高三生,平時成績在全年級屬中等水平,但“二模”考試發(fā)揮不理想,只考了472分,比她平時的成績下降了40多分。利用填報志愿時間,我們娘兒倆坐下來好好聊了聊。她跟我說:“近來不知怎么回事,總覺得跟不上老師的復習節(jié)奏,各個測驗、模擬考試成績都不理想,發(fā)現(xiàn)有些該記的內容沒記住,曾經記過的知識點又忘了;復習時感覺不踏實,看語文的時候覺得要看英語,而看英語時又覺得理綜還沒復習,感覺時間不夠用,手忙腳亂的,隨著高考臨近,越來越覺得準備不充分,生怕在高考中發(fā)揮失常……”聽了孩子的訴說,看著孩子臉上的焦慮表情,我這個做家長的非常著急,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請問專家,我該怎么辦呢?
【分析】
距高考還有半個月,考生的焦慮感會隨著高考臨近明顯增強,有的考生心理負擔加大,越想越覺得準備不足,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擔憂,缺乏信心。在這段時間里,有相當多的考生會出現(xiàn)學習和復習效率停止不前,學習沒進步,甚至學過的知識現(xiàn)在也感覺波動。由于這些考生升學愿望強烈,急于提高成績,結果欲速則不達,進而產生焦慮、浮躁。這種心理在成績中等的考生中表現(xiàn)得較為突出,這些學生隨著成績的波動,越發(fā)靜不下心來,影響了學習效果。面對焦慮,考生最重要的是正確對待與克服,不要讓這種負面心態(tài)影響了復習。
因此在這里有必要提醒家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切不可看到孩子焦慮自己先亂了陣腳。家長要情緒穩(wěn)定,心平氣和,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消除煩躁不安和緊張心態(tài),才有助于孩子平穩(wěn)克服焦慮。
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對暫時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家長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能埋怨、責罵孩子,要心平氣和地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多與孩子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經驗,聽聽孩子的意見。家長還要配合老師,對孩子心中的煩惱給予及時疏導和排解。對孩子的每一個優(yōu)點,每一次進步,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建議】
首先,家長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影響孩子,家長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心態(tài)、情緒相互影響,所以家長要有意識地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影響孩子。面對處于焦慮中的孩子,家長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要協(xié)助孩子把心態(tài)放輕松,把備考節(jié)奏放慢。家長要力求勞逸結合,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文體活動,比如晚飯后散步、聽新聞,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放松緊張的神經。家長千萬不要大驚小怪,甚至比孩子還緊張。這樣會增加孩子的悲觀情緒。
其次,家長要幫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家長要給孩子鼓勵和信任,讓孩子真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并由此產生強大的克服困難的心理動力和勇氣。孩子在父母的理解和強大精神鼓舞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難,找回學習自信心。
再次,家長要協(xié)助孩子改變學習方法,合理安排復習計劃,克服焦慮。家長要和孩子及時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復習方法,使復習方法適合復習進程,讓孩子能體會到調整后的復習成效。
家長要幫助孩子制訂合理的復習計劃,按照復習計劃抓緊落實,叮囑孩子按時完成復習計劃,這樣可使復習更有目的性,也可對孩子形成一定的約束力,以保證復習能高效、有序地進行。而當孩子完成了一定的復習計劃、取得一定的成績后,內心的滿足感就會產生,從而會大大增強信心。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