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來源:新課程研究 2009-09-08 16:38:14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瘜W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都是從實驗中發(fā)現歸納出來的。高中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它對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化學實驗教學有了更為突出的作用和意義。因此,抓好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那么,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加強思想認識,重視實驗教育功能的發(fā)揮
教師在實驗內容的設計和選擇上,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會得到大量的感性認識,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并運用已有知識和相關資料解決問題。
新課程在必修1的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里就已經明確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并強調了掌握好實驗方法的重要意義。教師可利用第一節(jié)《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的教材,先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科特點和化學學習方法的教育,這包括了實驗安全教育和實驗規(guī)范教育。實驗安全教育可以通過學生分組進行思考與交流再由學生小結,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實驗的操作應該規(guī)范,應該仔細檢查安全措施,確保實驗的安全和成功。然后,利用小組合作做實驗,兩人一組,互相配合完成“粗鹽的提純”實驗。學生完成實驗后要做好總結和相互評價,老師最后結合自己觀察的情況點評學生們的表現,表揚一些組或個人。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又樹立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
(二)提高動手能力,關注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
在新課程里增加了大量的學生實驗探究的內容,在實驗探究中的每一個實驗,必須由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完成,因此,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是完成好化學實驗教學的基礎。
但是,教材編寫時由于考慮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往往是演示實驗多,學生實驗少,如果教師教學是按照“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例題→課堂訓練→課后鞏固練習”的順序進行,其效果是學生會應試而能力沒有得到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教材,盡可能做到演示實驗學生化,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其學生操作流程是:根據要解決的問題→設計實驗原理→選實驗器材→動手實驗→記錄現象及數據→處理數據得出結論。
例如在必修1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化學實驗基本方法》中,教材并沒有硬性區(qū)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倡教師多采用邊講邊實驗的教學方式。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驗技能,培養(yǎng)觀察、思維、獨立操作等能力,容易獲得成功感。建議實驗1“粗鹽的提純”、實驗2“硫酸根離子的檢驗”作為學生實驗,實驗3“實驗室制取蒸餾水”作為演示實驗,實驗4“萃取和分液”則在老師的指導或示范下學生完成實驗。
(三)培養(yǎng)問題意識,提高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意識到的一些懷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和解決問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始終要讓學生產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渴求和欲望。對于教材中某些驗證性的實驗如果改為探究性的實驗,可將學生帶入科學探究的情境中,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意識和能力。
例如,對于必修1中的“Fe(OH)2的制備和性質”探究實驗,教師先講清楚Fe(OH)2的顏色、狀態(tài)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O4與NaOH溶液反應,結果學生未能觀察到白色絮狀沉淀,而看到的卻是灰綠色沉淀。這一現象立即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為何將滴管插入試管里溶液的底部,慢慢擠出NaOH溶液?久置的NaOH溶液中溶解了什么物質?當學生通過分析認識到FeSO4、Fe(OH)2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時,換一瓶已煮沸過的NaOH溶液,以除去溶解的氧氣,再進行實驗,先得到了白色沉淀,但過一會兒就轉變成灰綠色,然后逐漸變?yōu)榧t褐色,這一現象又引起了學生的疑問。教師進一步引導討論:采取什么方法能使生成的Fe(OH)2氧化速率減慢?經過一系列的思考、討論、比較,最后選用在新制FeSO4液面上,滴加幾滴苯作保護層,將滴管伸入試管底部;滴加煮沸過的NaOH溶液終于得到了白色Fe(OH)2沉淀,并保持了較長的時間。通過類似的實驗教學,最終會使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變成一種習慣,成為一種需要。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